中国建材集团所属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院”)是国家第四批混改试点企业,主要经营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产业的研发与孵化等。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蚌埠院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手硬。针对所属企业“点多面广”的特点,坚持把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因企施策、分类推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在疫情严峻的1月份,顶住压力,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目前,蚌埠院及所属企业已经全部复工复产。
一、突出“四度”模式,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蚌埠院对疫情防控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相关工作,突出“政治高度、反应速度、工作力度、覆盖广度”,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突出政治高度,提高政治站位。蚌埠院党委第一时间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1月23日,首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席大大总书记关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2月5日,以电话连线方式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学习贯彻2月3日席大大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思想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
(二)突出反应速度,健全组织体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蚌埠院遵循“预防为主,迅速反应”的防控原则,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和3个专项组,建立党委委员和领导班子分区域负责、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公司党委领导班子坚持每日线上碰头,传达相关部署,并多次分板块、分专题、分区域研究落实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信息报送和复工复产工作。
(三)突出工作力度,细化防控举措。全级次协调联动,自1月23日首次防控会议以来,几乎每天一次电话会议,连续6次下发通知紧急安排组织任务落实。截至目前,蚌埠院各级企业已累计召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会议20余场。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建立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级包保责任制,各级“一把手”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注重个人规范防护,专门制定下发《新冠病毒肺炎预防手册》《致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职工的慰问信》等等10余项针对职工防护和心理疏导的文件资料,各级企业累计发送相关资料3000余册。
(四)突出覆盖广度,落实要求到人。分级分类分层管理,坚持属地化防控原则,实行疫情期间全员日排查、日报告制度,在岗值班制度和返回员工集中隔离制度,措施细化落实到每个班组,每名员工,并针对性地启动通报和问责制度。关注重点区域人员,对7名在湖北员工给予特殊关心关注,安排专人对接相关事宜,至今未出现一例异常。坚持正面宣传引导,利用微信公众号刊发卫生防疫部门权威信息和科普知识,总结宣传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人物事迹。
二、因企施策、分类推进,安全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蚌埠院对进入生产和办公区域人员,采取体温检测、车辆消毒、鞋底消毒等措施进行防控,在保障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组织所属企业复工复产。
(一)科研设计类企业。全面实行弹性工作制和在岗值班制,对科研人员、设计人员和行政人员做好分类管理,利用远程办公稳步推进工作,实现全面复工。疫情期间,蚌埠院技术人员为生产5.0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管企业云顶集团·3118acm君恒提供远程技术支持,确保1000万支符合国际标准的玻璃瓶供全国新冠疫苗研发机构免费使用。指导全资子公司德国AVANCIS成功研发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组件,光电转化效率高达19.2%,再创世界纪录。
(二)生产类企业。对于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企业,坚持以原料储备安排生产任务,实行降产能、降人员、提质量、提技术;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在岗生产人员平均压缩至正常时期的60%以下;采取AB班,党员带头,倒班员工实行封闭管理。对于复工复产的企业,利用春节假期,加强内部管理,组织技术攻关,加强设备检修,提升产品质量。对8.5代TFT液晶玻璃基板等关键项目,复工后实行厂区封闭式管理,项目团队吃住在工厂、奋战在一线,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对于员工到岗困难和原料短缺的企业,采用“一盘棋”和“区域化协同”的方式,申请由母公司统筹调配区域内人员、原料、物资等各类生产要素,打通物流渠道,保障生产和防疫物资供应,优先支持关键业务运营生产。
(三)工程类企业。积极拓展海外项目,利用电话会议形式进行洽谈协商。2月8日,签订1亿美元新能源项目订单,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全力保证海外项目有序进展,尽量使用当地人员开展工作,做好和外方沟通,做好处理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合同纠纷问题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