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3118acm

CN / EN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要闻
集团要闻
大力发展优质玻璃 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自1971年我国采用自行研发成功的浮法技术建成第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以来,我国平板玻璃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30多年的发展,尤其近十多年来玻璃工业工艺结构的调整,浮法玻璃在平板玻璃行业中已占主导地位,我国的浮法玻璃年产量已多年名列世界之最。我国浮法玻璃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在产品质量和品种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采用我国浮法技术建设的生产线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优质浮法玻璃生产上,产品质量偏低和不稳定仍然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优质玻璃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对优质浮法玻璃的需求。
       全面提高我国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优质浮法玻璃的生产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是我国浮法玻璃行业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实现浮法玻璃的优质稳定生产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关键环节的工作。
       一、优化配置"三大要素"
       一条浮法线要生产优质浮法玻璃必须具备的"三大要素"是:先进、可靠的硬件;系统、科学、规范的软件;科学、严格的管理。
       1、先进、可靠的硬件
       硬件可概括为整条浮法线的技术装备水平,包括浮法原料车间、熔制联合车间和其他所有辅助车间的设备、材料、技术、控制及建筑物。硬件水平的确定是通过设计来实现的,所设计生产线的质量和水平是决定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的第一步。设计时主要根据产品质量目标、建线的规模和产品品种、冷修周期等来确定技术装备水平;设计质量水平是由设计单位的技术实力和完善的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决定的。目前,我们已经具备了设计各种规模、产品厚度1~25mm、原板宽度最大5000mm、窑龄8~10年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的技术和能力。
       2、系统、科学、规范的软件
       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操作软件,是优质浮法玻璃生产非常重要的条件。该软件应主要包括:生产工艺操作及管理软件、玻璃缺陷分析诊断及对策软件以及设备操作及维护管理软件三方面的内容。
       目前,我国浮法工艺技术和操作软件的水平与硬件的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落后于硬件的发展。浮法生产技术仍处于经验累积阶段,操作程序的重复性不够、准确性差。国外各大公司都有全套的操作软件,并且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软件办事。尽快在国内探索形成一套较完善的浮法玻璃生产线高质量、多品种的生产工艺技术体系,形成具有我国浮法技术特色的操作软件非常必要。要建立系统的、科学的和规范的操作软件,必须首先使浮法生产线具有稳定的生产条件,各种影响因素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3、科学、严格的管理
       目前国内许多浮法玻璃生产线尚未摆脱凭经验、凭感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由于缺乏真正能指导生产的、完整的、规范的操作软件和管理软件,管理的随意性较强;管理组织层次多,质量控制与生产脱节,再加上管理制度存在一定问题,即使企业制定了各种质量标准和一些生产操作规章制度,但执法不严,在生产管理上没有形成有效的闭环质量控制系统。
       在上述"三大要素"中,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管理是保证,三者密不可分。生产线的技术装备水平再高,如果没有软件或管理不到位,也难以长期稳定地生产优质浮法玻璃。
       二、创造优质稳定的外部生产条件
       维持熔窑、锡槽、退火窑三大热工设备的稳定,这是每一个浮法玻璃生产企业的管理者都高度重视的,但是对保证玻璃生产的外部条件稳定,管理力度不够,故对主生产线经常造成扰动,迫使岗位工人相应改动操作参数来满足玻璃生产。这种以"动"对"动"的生产方式,难以做到三大热工设备工艺制度真正稳定,更难以制定出硬性而适用的操作手册。所以抓玻璃质量,抓生产稳定,首先要保证外部条件的稳定,即"三个优质稳定":优质稳定的配合料供应;优质稳定的保护气体供应;优质稳定的燃料、水、电、气等供应。
       1、优质稳定的配合料供应
       原料的成分、粒度、水份、COD值以及配合料REDOX控制是优质、高效、低耗、低污染玻璃生产的关键因素,也是当代优质玻璃配合料的软件技术内容所在。优质稳定的配合料等于完成了优质浮法玻璃的一半,这是国外浮法玻璃企业长期实践总结的经验。优质稳定配合料的控制内容包括:各种原料化学成分、波动范围和批量间允许波动范围;各种原料粒度级配、配合料超细粉总量;矿物原料中(主要硅质原料)难熔重矿物含量和粒度;纯碱和芒硝中CI-含量;各种原料和配合料水分及其波动;配合料质量、温度(窑头处)、均匀度等。
       2、优质稳定的保护气体
       浮法玻璃在成形中产生的缺陷,大部分与锡在锡槽内氧化有关。除与锡槽密封好坏有关外,与保护气体质量及其供应的稳定程度关系甚大。优质稳定的保护气体的控制内容包括:N2和H2流量、N2和H2配比、压力、含氧量和露点以及它们的波动。
       3、优质稳定的燃料、水、电、气等
       这些环节在国内大多数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生产过程中很多的"说不清"、"莫名其妙"的产品质量问题多与这些环节有直接或间接的的关联。控制的内容分别如下:
       (1)燃料:重油主要控制热值、粘度、水份、含硫量、杂质及波动范围;天然气主要控制热值、压力及波动范围。
       (2)供电:必须具有稳定的外部电源条件,控制供电电压波动范围。若外部供电可靠性较差,需设置自启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关键性用电负荷以及对电源供电可靠性要求十分高的用电设备,还需设置UPS。
       (3)压缩空气:压力、露点和杂质。
       (4)水:硬度、悬浮物、PH值等、循环水进出冷却器温度、用水点压力。
       此外,三大热工设备周围环境的稳定也是稳定生产优质浮法玻璃的条件之一。三大热工设备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采取的措施,根据南方和北方的不同应考虑相适应的方案。
       三、增强创新意识,推动技术进步
       建筑业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强力拉动了优质浮法玻璃的市场需求;平板玻璃工业的资源依赖、环境污染、附加值低和能耗高等特点决定了发达国家将逐渐减少玻璃原片生产,其生产能力将加速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未来也将成为世界平板玻璃原片的生产基地,从优质浮法玻璃的进口国变成适度出口国是今后平板玻璃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浮法技术与装备的进一步研究创新,提高我国浮法技术的整体水平,开展一些具有原创性和前瞻性的课题的研究开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浮法核心技术,提高技术创新活力,势在必行。它不仅可以确保优质浮法玻璃的长期稳定生产,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民族玻璃工业更好发展,而且能够提高我们参与国际的竞争能力、更好第开拓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只有优化配置好硬件、软件和管理"三大要素",严格科学地做好"三个优质稳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才能实现中国浮法玻璃技术的"一个升级、两个飞跃",即浮法玻璃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的全面升级、产品实物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向国际先进水平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