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报》12月8日头版刊登该报驻浙江记者董波报道:
国内工艺装备最先进的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浮法玻璃六线日前在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顺利点火。这条由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生产线年产量达1012万平方米(日熔化量174吨级),可生产0.55~1.1毫米的超薄玻璃,是迄今国内设计的最薄的平板玻璃生产线。
浙江玻璃董事局主席冯光成表示,公司投资2.7亿元建设的这条超薄电子玻璃生产线,主要用于生产国内市场紧俏的0.55~1.1毫米超薄电子玻璃基片,预计产品将于今年12月底正式面市。
在国内,厚度在2毫米以下的玻璃被称为超薄玻璃,目前只有美国、日本、比利时等少数国际和地区能够生产,价格为普通浮法玻璃的数倍,产品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特征。其中0.4~1.1毫米玻璃为电子信息产业使用的玻璃基片,可以用作等离子液晶基片、电子显示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近年来,国际市场对1.1毫米以下的超薄玻璃的需求旺盛,尤其是对0.7毫米、0.55毫米超薄玻璃的需求增长更快,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国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外汇进口这类产品,而国内只有浙江玻璃等个别企业能够生产。
据中国建材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玻璃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国介绍,该生产线的熔化、成型、退火及切裁等关键技术和设备均从国外进口,原料、熔窑等部位均采用国际浮法玻璃生产的前沿技术。其中,退火传动辊道在国内首次采用石英陶瓷辊,切裁部分配置了切割玻璃厚度在0.7毫米以下的专用装置,产品采用全自动堆垛,并使用国外最先进的在线检测及在国内还是首家采用的优化切割方案,是目前国内工艺装备最先进、设计生产浮法玻璃厚度最薄的生产线,其点火投产对促进国内玻璃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改善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